% r7 x, r2 E1 E; ^
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时间:2014年8月19日 - h( o/ m( a1 J" i1 F/ P
+ n7 n. R% m2 `& l7 r2 c# S, j) E- o# J2 Q2 x. g
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地点:老秘网“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号:366351120) % i5 K' C: I8 B. K1 U& {$ n6 H
1 s/ R: [8 |7 t( W+ _1 a. b1 o9 D/ r1 `
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主讲:老猫 0 ?( K& C( {; T+ Z& o/ [0 ]3 s7 y
~! o4 |: k7 M: Z( A" k4 z
5 T( |: z! N: }3 e$ u
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整理:叶子
" i8 N9 H& C* y6 y. j8 m% i" }; x5 \+ V9 K- ^9 d, [
) V+ k/ [* `" [$ p. H
* ~: \( y* \! ~* C* r1 Y# k% m3 ]1 E8 J0 e6 X+ vmso-line-height-rule:exactly">一、对一篇时评文章的讨论 * N1 m( I1 x: J8 s6 G& _ Kmso-line-height-rule:exactly">
% y* E% J& V! |# a9 R- |
( Q Y W) x J! {老猫:大家先一起阅读一篇人民日报时评文章《领导干部要经常反思自己》 : V, g$ t5 F5 O+ S5 M
L) S0 } }; P) m Q3 D6 I4 b6 `% i D5 x2 Z+ W2 j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1983年夏,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农村开展工作,途中,随行的一辆吉普车陷在泥泞里,一位干部叫路过的村民帮忙推车。不料,见是领导干部,村民不仅不推,嘴上还骂骂咧咧。这位干部刚要发火,习近平一把拉住他说:“群众为什么要骂人?我们应该反思自己。” 4 A& t5 t D( }1 ~. y4 I, h
& s k1 K6 V* F6 e* S4 r “反思自己”,简单几个字,折射出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精神自觉和宽广胸怀。“反思自己”,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逆袭,也是道德上的自我救赎,更是“会当凌绝顶”时依然记得“回望来时坎坷路”的思想冷静。反思当然是有苦楚的,因为要自揭伤疤、自曝家丑,所以,文学家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当下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许多同志进一步学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但要时刻保持清醒,关键还是要把反思作为常态。
5 l, ^' D2 Z$ e
: |9 G3 L% ^8 c2 G 反思是领导干部的“祛毒散”。如同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道理一样,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但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尽早改正,就像身体有毒而知道及时服用祛毒散。病毒总是悄悄进入生物肌体的,鲸鱼是当之无愧的海洋巨无霸,不可谓不强大,但导致其死亡的原因,常常是那些微不足道且繁衍极快的寄生虫和细菌。古代贤良倡导“日三省吾身”。一个人某一时刻拥有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固然可贵,但更应该把功夫下在平时,时刻进行自我反思,多挑挑自己的毛病,经常扫扫思想和行为上的尘垢,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 d* o4 I& K/ Q
1 @# w/ }/ t9 h1 z9 r2 d 反思是领导干部的“清醒剂”。领导干部平时多居庙堂之上,听到的多是溢美之词、迎合之声,见到的多是繁华之景、炫目之色,呼则有人应,言则有人捧,斥则有人噤,行则有人随,可谓处处通畅,时时风光。其实,此时正需要“清醒剂”让自己醒醒脑。如果没有足够的清醒,久而久之就会脚下发飘,脑袋发晕。因此,反思这一“清醒剂”应当是领导干部常备之药,只有经常扪心自问、识破表象、发现隐忧、找到差距,才能从腾云驾雾的快感中警醒过来,从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中觉悟过来,踏入现实这块土壤,走出内心“太虚幻境”。
5 c8 |5 s a0 v1 p! ^5 z6 k( x, _8 u: X* P
反思是领导干部的“壮骨粉”。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骨质疏松。人的精神状态往往也这样,满足于优越的生活,追求更高的权力,向往更好的待遇,会使自己精神之钙流失。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反思自己。通过反思,查找差距,给自己的思想输“氧”,给精神补“钙”。只有拥有强健的精神“骨骼”和不屈的脊梁,才能在风高浪急之时、困难险境之中、人心浮躁之时,做到岿然不动,成为中流砥柱。
5 S- S4 T; F: N3 {
7 P5 X! U# @4 A' A, E" X0 X 反思是领导干部的“溶栓丸”。领导干部身上有什么毛病,群众最有发言权。党群干群关系怎么样,下面的人心里最清楚。领导干部如果高高在上,出了问题把责任往下推,自己没有反思精神,就必然导致干群关系出现“栓塞”、“梗阻”。因此,必须把群众的意见当镜鉴,将反思当“溶栓丸”,从读懂群众心声和自纠问题中化解矛盾,这样干群关系就会密切,在群众中就有了凝聚力。 a9 }( j) h* b. s
( b* N1 \% h+ {: J Q& b! z& I$ N' p. ^ ?* Y
line-height:19.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大家先看下这篇时评,晚上我想谈两个方面话题,一是如何用“形事情理典”解构一篇时评。二是时评中的观点如何运用到日常的公文写作之中去。 记得上回老猫在群里转发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 . O: Z4 A! G! C& }. Q2 |
: j+ v& h6 ?9 C# n* p1 K形,就是要诉诸形象,如临其境;
6 f9 t5 X! F X8 N
7 w- b D; h- U1 Z事,就是要如经其事,跟踪过程; 8 R; v! ^5 G# f9 e- A' a) Y2 R6 X1 c
) x5 \3 C4 U) z
情,就是要发乎内心,强烈共鸣;
1 d; \2 ?0 K8 I! D
" v3 W1 ?; N A9 V理,就是要个性发现,揭示共性; + G& d% b* ^# B4 h B
4 _+ z' U; Q- Z7 Z. w: T
典,就是要腹中学识,厚重幽默。 7 p/ r/ @# H# C- G) N1 o9 M* M
6 w* s7 X. q' g3 E+ j塑形,叙事,寄情,说理,用典,如能在文章中灵活使用,就离文章大家不远了。那篇时评中的哪些属于塑形部份呢?
q; ]) O$ M1 L! j3 ~( B R' l9 w; }, |6 X( x1 [
右岸:这类文章活而不乱、收放自如
, T' k9 t& N& K+ [; P0 s. l* b" K+ B9 T) P$ A
老猫:这个算吗?用“祛毒散”借代“改正错误”。适当使用借代,比喻等修辞,可以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 ]8 J ^$ }6 v% I( c4 G- _5 o/ q9 ]" T, _& s' J
萧萧:我今年准备面试时候用过这样几个句子。。。
3 J7 w- l. ^& W7 e: P
- j# m2 D6 [1 E- }% x5 t1 L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 E9 d- J0 f# ^ k7 `( r# s1 ^7 a+ f; J7 {
思想,是最全面的营养剂。
; t, \- Q2 r" A, a4 g! u4 B- o" p. _, P6 v) p0 e
制度,是最长久的保鲜剂。 ; y/ `: U4 W7 V& i% U/ F' V; y
( F4 z$ {2 M# n' w$ e" j8 N: q
惩戒,是最强力的杀虫剂。
* _ Z' Z9 S3 m3 G
5 l' X3 }" g+ z9 M3 n监督,是最有效的除锈剂。
9 e+ S e+ R: d
1 x/ P5 s3 m+ q! g老猫:用不相关联的学科、行业、事物拿出来类比,文章容易写出新意,习大大的文章很多这样的例子。 8 e5 K! I& m, L& |1 ?, T
" A0 G0 w# r ?/ m比如,右岸上次的征文,炒菜与公文写作,北纬30度的征文,琢玉与公文写作
/ g$ n+ c3 F1 o4 Q/ U$ N& w1 ~% T+ @+ J# H$ |! J
行文之金科玉律第二条: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4 S' ?; t) Q5 K+ W/ |
& j0 V6 Y3 s: q e; f
关键词:烹饪形式
: y9 A9 j# ~; X6 M! }
1 `+ k* f. z5 b0 l行文之金科玉律第三条: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1 a& r+ S* g( P
}; v( ]) L9 e- l7 {关键词:调味 5 G0 ?2 l# K: F" ~* h- V' s- h5 E
3 a$ S0 W; \9 j8 ^' X" c9 E
行文之金科玉律第四条: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2 s# W: j9 ] L2 B+ z4 |# R4 S1 m9 {! M0 N# d5 e3 H
关键词:火候
+ j+ m% ?, Z C2 ^6 r" I2 Q& s. o8 i- R- Z3 Z2 F
这是右岸的征文提纲 t7 d; L7 ]) R9 F7 Y0 i
$ T/ H% f' i) n. \( U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745 + m) }/ P: G* a3 ^
1 p$ s& }* P8 i: u$ VAugust:这塑形看不懂啊 / O$ M) s- P! k$ }
3 F9 G9 n' ?: R( e4 c
老猫:相当于打个比方吧,用大家所熟知的事物来摆事实,讲道理。叙事,与用典就不多说了。 # w* _" i/ f! [% K$ A6 y, E$ m
' K4 N* {! B- A) [% o9 ^ i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组排比句,字里行间可读出作者的批判讽刺之意,算是寄情? 9 W' M4 O! n* u; S. c* s
$ l, ]. W% P- Y8 C; T3 n e叶落:寄情这东西在公文里不好用吧!写讲话稿可以用感觉
/ q4 J: h" G0 P7 X% G$ m1 w" {2 @1 R
5 j; q! p! @* j' z* {精灵:时评理应有寄情,要不然还叫啥评? 9 A) B' F! q% V5 i* ]8 K
* ?; V! c$ i2 @2 U) W' ~老猫:不是抒情,就是表达个人的爱憎分明,立场观点,动情,真情 1 P* n6 ]; ^6 X c& M- P
0 q, c$ q, |1 ?6 e/ I; H& W8 d叶落:摆明自己立场呗 % e! C U1 L2 A; h( ?. Z$ b3 u1 V
2 o, a1 j4 m! ]+ U3 p% L
右岸:其实就是议论文 + c% u% ]& r1 z0 b/ ?% x
6 f. m5 l- Y3 e6 q9 l+ x
叶落:不一样吧!虽然很像,但比议论文要深很多,但我说不出来在哪不一样!
. k3 z0 x: k0 a/ z; N( C) x% r# d+ V' M0 d
特邀皮·布鲁斯:善讲故事,借题发挥,理论拔高,收网抓鱼 ! ?+ f3 \, Z ^$ l5 e
$ _$ I# t; h. h9 n0 Q2 p: d. U+ x6 B
右岸:时评就是议论文,只不过范围更加具体,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热议的事件,提出个人观点和看法。 # `5 c# s" F% O. j/ r
( J; p1 n2 ?7 q0 `& Z+ ]* \老猫:对,大家也说说,相互启发。来而不往,非礼也。 * w! n+ m2 ]1 \. y& g
6 P7 x1 q' J, A7 v
. Q% p6 ~# P- C/ v. r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二、如何运用
5 @; d& B7 e, c8 X& o2 E8 ]
: \' |5 A# x$ u叶落:那读时评的时候应该如何从里边汲取养份呢?
% m5 H/ {3 C0 H# Y! T
0 W, u8 v3 U* I& u像半月谈之类的读的不少,但读过感觉收获不大 9 M2 V' R$ h/ n" G( e8 z1 p V' `* [" [0 {
5 k8 [1 {1 N7 y7 B0 b
精灵:相比较其他公文来说,更喜欢读时评。会有共鸣感
3 F4 n: c$ N) N0 n" W. z V n2 T* L8 C b* g S
老猫:这个老猫上次陪聊时,提到过,就是引用,化用,倒用,连用,
/ l. T* E5 ~5 Q) ~7 G" w2 g; z5 A0 }" v# O2 ?* Q* V
August:感觉很多时评带有倾向性,作者所站的立场,直接决定了这篇时评的中心思想 7 k3 V' c" V4 j: \7 g) x
$ C; e8 v! f, p. L
+ Y, x$ J* t* L5 H `7 P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一)引用 $ J! o; Y0 z0 q- e. \8 c3 G
8 G/ J$ m( p' `
老猫:引用,好理解。很多文章开头,都是习大大说,如何如何?这就是直接引用。
3 U1 \; G: }: }5 I3 {- }5 i
6 ^, B1 l3 g$ N8 z自然卷:夹叙夹议?
- T/ A. q$ F; ?
! |" r. _ Q' W( T右岸:引用这种方式开头虽说是开门见山,但却毫无新意。让人感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 R, h) u, ?$ ?* M: P' \4 Q+ b3 f# r2 }: M
叶落:但这块也是必不可少的吧。这可算是立论吗?
( {8 ]- ~- O* {$ B
1 \# h4 e/ X' C- W; `; I老猫:也就是行思说的,找高点
. K) o b1 F7 L2 H5 p# G+ H5 n
8 R7 _( J8 b/ v v( e* [% \自然卷:引用到合适的地方
# z" a$ x, s& d: S) v5 h* z1 I2 {' x( m3 N5 B- l7 \1 s9 J
行来思往:以事为引,以形解析,以典增色,以情抒怀,以理服人。
% y5 A i8 Q) o ~% _$ Z+ \4 Y. |9 S t
老猫:习近平总书记去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提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引用)
2 }6 F6 S) T, |: _- V0 A$ ^2 f: r6 i; Z3 Y8 D
端方:就公文来说,引用一般都出现在领导讲话稿里。
- F# I d# e$ t: s3 d3 e
5 |# U- n) H( A+ y N- X/ c老猫:看到一些论断性的话,可以有意识地想一想,这句论断,我可以用在何种类型的文稿中 3 O2 f- p6 e0 m- m2 }* ?9 I
7 P1 O1 M" }- B; l8 b! h3 f9 Q端方:比如
! ? a2 K5 I2 D
+ Y0 e: Z) v4 _' G( N* @% b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 B& J) _4 R% h; M1 B
D d6 r& U) o6 H. }老猫:何种主题?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用发现的眼睛,去储备,记忆一些最新论断。 % |" k+ B! Y4 e( g
, R: z H: u: g" U萧萧:对了 猫哥推荐点初学公文者该看的网站、资料啥的吧。现在对写材料感觉有点怵
0 c# u* n+ M: l% T$ q; r
: D' ]* g2 h9 [$ I, [& f端方:信手拈来的大手笔确实不多 8 ^. C" f3 D& Y& v# M
8 Y/ h0 G9 w4 d+ `. S8 ^5 P就个人而言,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一般搞文字的搞着搞着就高升了
6 B' R9 t" w# D, Q, J2 H) w( e3 M
& ^1 S/ v0 F8 U. b* z5 n% O- Y2 B自然卷:看了过去自己的文章 发现现在反倒退步了
" H$ F9 d* h, D* E$ |. H4 G' U& Q8 a
少了思想 少了锋芒 多了规矩 多了套路 # v" X; Y) d+ f7 ^3 ?* E" a( Z
6 i0 H7 ~" b' _8 @1 _: A9 J: U
老猫:尽力而为吧,我们不必一味追求完美,追求极致。
5 b4 R8 v w0 I* V# _' C# i& V8 } ~% W! u& a% X0 T+ D
端方:跟做学问还不一样
5 D% \) \) Q- }$ c- p5 X" Y3 N4 S7 m, @8 E
一开始都打怵,接到任务脑子空白,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也正常
3 W# h- o* Y9 c. a: k9 r& x. P
3 B" F: u9 A4 N* r1 u7 h' D自然卷:现在正是写材料的过渡期 前后接不上
* e' E1 ^2 [0 k
/ v3 ?+ Z8 d9 Y6 a! c# d端方:说明你很快就会有大提升了
. Q0 l$ ? Z* [2 y% i6 r) a7 e7 j6 R( E5 q+ g
自然卷:总是想写出漂亮的材料,以前储备的知识不对路子。
8 j: q( Y2 F3 ]- F% b$ S% _+ z7 o$ d. Q% c
我也希望如此,现在依赖百度比较严重。 9 X+ t, v* C% p# t9 b
& G3 j9 A+ J2 n1 [$ L" ^- y老猫:昨天的老秘网微信公众号laomiwang,老猫选了一篇文章,“写文章首先要相信我能行!"
8 n" N" c* t0 m- y* b# p% m; d) ^7 _& I& c6 k' z
自然卷:刚开始从事机关工作,一股干劲,不怕接任务,现在有了点名气,就不敢接材料了。越干越有了本领恐慌 2 ~- ~7 ^/ V' V e8 V2 r9 F
2 {9 x$ Q: \9 W3 j* j+ s3 e6 P, V h
端方:漂亮的材料多是改出来的,有没有试过一个材料改过10遍8遍,当然,对照检查材料除外。
4 Y# D% g% v' I9 Q- W$ C8 F" M6 Z" T0 m
老猫:和长跑一样,写材料也有一个运动极点,至某个阶段,难受得要命,过了这个阶段,就提升到另一境界了。
! k" }+ `9 G! x2 {6 Y& v4 @! B/ E& W5 V: h. Z. ^ a6 V+ |" {
“会当凌绝顶”时依然记得“回望来时坎坷路”
7 \4 _& x) S( Y( _+ e7 ]( D# l* }# R' l& t9 }/ Y+ U& G W
自然卷:有点浮躁 5 X+ y! q5 U0 P! p) n2 u
! o# E2 I& `, |! l
端方:我浮躁的时候就先放松放松,没必要把自己弄的那么紧张兮兮。等自己平静下来。好好总结反思一下
- v- H" X. [1 z/ ~. C6 {' c, N5 v* k3 F% e3 }# ~: @+ Y
最近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 N* {5 Y+ X2 D# R
# M" Z6 C+ Z6 ~精灵:关键是浮躁的时候多
6 _1 h$ t! Z9 w/ P) a, d; B( _" g$ t% {2 H* r
端方:调整好心态。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方法,当然管用与否因人而异。 ' y" p( x1 @: I' |
3 o7 A$ w! X* j- S
自然卷:端方老师赐教 $ k* P' k# X) a
+ {: J- u% U" B+ A
端方: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拿出五分钟,想想今天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比如,今天写了个什么材料,材料中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没有必要深入展开?或者今天召集了一个会议,有没有什么失误?下了个会议通知,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完善的?根据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反思下,目的就是,每天都让自己“有所得”。日子过的太平淡,容易怠倦。成绩也好,失误也好,不管是增加信心,还是鞭策自己,时刻让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搞文字,最忌讳浑浑噩噩。时间久了,不管是写材料还是干什么,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路子和方法。
4 C ?. w' J3 V+ X# b+ V ]* I; r2 \* [
行来思往:写材料也要注重职业规划,如何从运动员成长为教练员。说实话,到了一定的年龄段,面对高强度的写作任务,确实会力不从心。尽管我们有敬终如始的意志,但岁月不饶人。
: p+ ^9 U% {$ {/ Q
& ^: T9 a" o2 a _! O老猫:赞同,行思的观点。那些急难险重的写材料任务,还是需要年青人来顶上。
6 _# E; V3 h" W8 \( a; ~/ H& t
6 [$ ~0 Q h; ^August:伟大领袖曾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但更是你们的
5 A4 p* o/ Q$ | L w, H4 S% A
$ k2 o \) N: r% _# h/ u老猫: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 _1 q) c# g5 Y
- q* A1 M. t1 y1 z5 r4 \' _
端方:现在刚进单位的年轻人很多怕苦怕累,选个接班人都困难啦。
* \% E- \5 U$ A# K- g. v* i8 X7 T! }; X7 p) d
* u; {; [& ~/ Y1 D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二)化用 ' [, a2 M7 ?! ]8 Z1 l: c) ^
/ o* c6 A5 Y. J" y$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