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处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了解和熟悉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各单位工作人员B的公文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文写作是公文学科有一个基本概念。公文作为传递策令、沟通信息、联系事务的文字载体,必须要通过写作这一特殊的行为活动才能实现。
9 p# m! H9 U/ g) i7 J 公文写作又有其基本规律可循,只有把握这些规律,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当“苦行僧”,做有心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会熟能生巧,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E! j2 x5 H% ?# x% R& u
. b" N7 f) Z+ Y/ A; z. U8 Z5 t
一、勤学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前提
1 D# X0 A# z1 _6 f' ^& ]1 H/ t9 J! M/ t# F2 o0 L( v+ H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公文如果没有思想性,肯定寸步难行。做到公文的文意深远,起草者的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和知识储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能靠勤奋学习。学习公文写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2 l4 O* V. p0 g: C
1、要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 `2 V4 L3 U( K0 j$ [0 \' C 2、要学习范文。5 |9 ~5 R* Q( ]- e# R
3、观察体会经验丰富同志的写作过程。 W1 r- B9 _9 \1 }6 H% O; H
8 h! S6 u4 e5 Q
二、多练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4 n6 \! o! D4 }% L9 R9 }
9 _0 G! q* v% Y5 ]7 g4 p
清代唐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意思是说: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7 [( B2 B6 I7 ?: A; z
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公文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听公文写作的理论知识讲座时,往往缺乏感觉,把握不住重点、要领,只有试着去写了,对文体、思路、语言的感觉才会清晰起来,才能体会到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慢慢地找到自己在写作中的差距,明确学习和提高的目标。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练习要从简易的文体、文种开始。 o0 L7 n* a) B& _
$ h/ h" ^, \4 ?9 s2 D' m 三、厚积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基础" C; m; u& k; N! U0 U$ E0 h z
3 F4 K1 d) r) r" h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学习靠积累,积累也是一种学习。公文写作中的积累包括积累构思(文章结构)、公文语言、写作信心和公文素材。构思最难积累,需要有人指点、引领,需要写作者用心分析,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把握公文语言是指依据不同的文种使用不同的语言,特别是讲话稿,要根据不同的讲话人和听众确定讲稿的风格,写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语感。积累写作信心就是指在心理上从刚开始接受写作任务时的诚惶诚恐,逐渐转变为坦然面对、从容不迫。$ }$ V2 ~ l( ^# S$ C
7 r: o" D6 U( l, k 关于公文素材的“四类”积累法。
0 u; R `3 F, C9 T
) u# F3 H* i0 s# r8 h* ] 第一类: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规类材料,特别是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帮助作者把握公文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规,能解决确定公文是否有硬伤的问题。1 f4 A5 s" }9 J2 o5 L7 ?
% r5 L; J' u/ w, [
第二类:本单位现任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思想风格,单位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理念,特别注意掌握领导讲话类材料等;主要用来吃透上情,决定公文的目的和用途,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t4 ?- _2 Z' l6 l: C
, Y3 i3 \6 y% E: L; \% B& C: W7 r6 b; p: m
' S z& u/ x3 i
- g2 [. ^; p) T9 h. A
公文写作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受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唯有艰苦付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能训练有素,达到文思似泉奔涌、文种运用自如、材料信手拈来、文字通顺流畅的境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许会让一些初学者感到厌烦,甚至望而却步,但凡事贵在坚持。
5 v O% w/ @# t) n; |
7 T% E0 U5 I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