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满嘴官话、套话的领导也有,不管开什么会,他们都“不加思考”地念稿子,既不用担责任,也不会出问题。
* S* ]3 I! t* n- p. G L6 o9 ] r* ?& r- p& {
这一作风,正成为中央改进的目标。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专门提到“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
+ X; b+ W2 c4 _. O& @% C1 B. Z" D# q! G7 _% I
事实上,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率先垂范。201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媒体见面会上做了一番简练、亲民、务实的发言。此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打断官员发言,要求不要念稿,并频繁即兴提问。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则在反腐座谈会上,要求少说客套话,少用讲话稿。) R( Y7 n f7 u/ v$ r3 f, k
* w. J5 f1 B& \' D8 ~ 谁给领导写讲话稿?
: T4 R6 b$ B+ W* B! L) K: a, E
, m* h; y. y2 J _. l. C, ?+ I* f 依照一般人的想象,写讲话稿肯定是秘书干的活儿,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N* N+ n9 j; q" E! F# L
) x% Y3 @! ?. q! E* w 在国务院部委层面,领导的讲话稿主要由研究室承担。一位中央部委官员说,他所在部委办公厅的主要职责是“办文、办会、办事”,不负责起草讲话稿。
8 H- k2 @: U( e& \) m
0 O. [5 C( z; l" C" u. X+ l1 q+ } 省市的情况则不同。“市级领导的讲话稿,都是办公室负责起草,专业性的会议如果要请领导讲话,都是底下的部门先写,我们负责把关和修改。”在山东省中部某市长办公室工作的陈新说:“如果涉及综合性会议,比如经济工作会议、季度分析会等,则是各部门提供素材,办公室直接起草。”, |% I: U3 q! _0 ]) s, `3 }( @
7 ], W$ E* [6 z' X
从各地级市的机构设置看,市长往往单独配备一个写作班子,里面包括一位副秘书长(或者办公室副主任)、一位秘书,以及专门的“写稿团队”。副市长也有自己的写稿班子,“但人数要比市长少得多”。
: g; w4 U8 a, R- S
# |& `' z( Q. z2 P 陈新所在的市长班子,有五六个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下设服务不同领导的科室,从市长往下排号为一科、二科、三科等,“省里的配置类似,只是人数多一些,而县里人数则少一些”。, F! Z1 f1 C2 X% \ v9 `4 Z! P9 c2 c
6 a' @8 \1 t9 {, n+ ^3 ^( L: g
对于更基层的乡镇领导来说,讲话稿基本上要靠自己。
/ Z+ v; j3 ~$ X0 n7 T, O' P) M( L# q. n# h; i' Y/ T5 L# w/ n
一位商务部人士介绍,商务部长陈德铭有时也自己动笔。据他所知,2012年3月18日,陈德铭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时,没有用起草好的稿件,夜里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了几页纸,带到会上做演讲。“领导亲自动笔写稿的情况虽然不多,但一些重大场合或自己有明确想法需要表达时,可能就会自己动手。”这位商务部人士说。
4 X! P3 u, _& b. g) D3 N$ _
1 B& v M2 t4 h+ F9 e w 关键是掌握“思想方法”
- R3 {' T3 M R; Y! b' {7 T0 W0 }5 a1 W' K/ A2 O) u' T+ w
从讲话的场合、对象和用途来区分,领导的讲话稿主要分为会议类、宣传类以及礼仪类三种讲话稿。不同领导的行事风格不同,讲话稿的写法也千差万别。* A$ w- ~( m/ K: E7 S/ z% t
7 L# _7 D9 v' k8 B1 o4 d% e* K/ | 对于政府一把手来说,最重要的讲话稿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在北京市某区政府工作的王晓宇介绍:政府会成立一个四五个人组成的写作班子,“由研究室副主任主笔”。
% T) c) Q! }+ K# d* f" Y) f5 q5 e3 ]# r: Y3 |
从“十一”后,该区就把写作班子设在宾馆里,用两周时间集中写出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然后开始征求各单位意见。该区有七十多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交上来的报告都一二十页,“为了把整个报告控制在1万字左右,一个单位干一年的活儿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就那么几个字。”王晓宇说。$ Z |1 w- c, ~0 F! u# M
! O( X5 l$ Q+ a. x, } ^% c 曾在无锡市委工作过的沈国庆,过去曾给几任无锡市领导写过讲话稿。他说,“领导只告诉你要讲什么,至于怎么讲,都是你思考的过程。”; i. X3 \. ^! ]' V, |/ I
# Z8 U, d1 v6 O) W6 v6 }
有一回,时任无锡市委书记要沈国庆写一个关于土地改革的稿子。“他说你看看美国怎么改革的,以色列又是怎么搞的。”沈国庆完全没概念,“从书记那出来后浑身都是汗,后背冰凉冰凉的”。他马上到图书馆借书看,有关文章全翻了一遍。后来他写成的讲话稿里没有一句提到美国。“其实领导就是在教你一个思想方法,让你打开视野,你就知道怎么写了。”他说。- K/ n, ^# X8 D5 H- ^/ V( u4 [
: s1 v# B+ ]$ s% M& k 要比领导更了解领导 - B( s% r* r, R' B" {+ n" M0 D# t Y
$ t, H8 c3 }! S4 Z0 o! ?8 F 在领导身边“打工”,压力自然小不了。平时,沈国庆靠阅读《人民日报》《求是》和《新华文摘》熟悉上层精神,“要反复读,读多了机关的文风就来了”。他还会仔细研究中央每次全会的讲话,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 _% m! ]' Q) G7 u
/ X% H5 ?- D+ Y( ~+ a8 t# a, P
因为经常一人身兼多职,县级政府的秘书往往什么都要懂。河南一位县委秘书透露:“我身边的很多秘书都读了MBA以扩大知识面。”- c" v& f8 F% [# Q$ v$ T6 g- c
. t% E; |. U' o/ \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在一个部门里,能写稿的人是稀缺人才。在一位中央部委官员眼里,“有思考,逻辑清晰,爱琢磨,是对写稿者的高要求。低要求是语句通顺,遣词造句没问题。”
$ w4 |7 `0 ?; E# \9 `0 f5 c
& Q" [+ }5 [* c3 t- K8 s0 C0 u. B3 K/ P 为了达到领导的要求,写稿人必须要经常观察领导作风。曾在国资委写过两年稿的高辉说,“办公室主任要比领导更了解领导,就像‘元芳’一样。”% w9 c5 ^3 `8 H3 X7 p
$ B6 Z+ K8 X* }, O# Z1 y6 r
“必须达到一种‘有我无我’的境界”。依照沈国庆的理解,“有我”是说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想从哪里随便抄几句话那不行;“无我”是别把自己带进去,要假设自己是个领导,又要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
: \, {& x; x( W! x: w$ x
: N, Z2 {* R: R0 j( P 必须学会时刻“对表”
0 u/ p9 t" V' F$ k( r# c2 a4 o# l" S% u" R!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