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文的结构形式" k# n( {6 X5 W4 p
# h* E8 r+ {4 x' J0 X8 R0 s 大家知道,写字讲究间架结构,结构不合理,搭配不妥当,字就写的难看;建筑工程也讲究结构,结构不正确,不严密,就不安全、不实用,也不美观。同一道理,公文也是强调结构形式的。这是谋篇布局的基础,也是写好公文的前提。综合分析各类公文,我认为:任何公文都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结构上可以用三种形式来概括:
8 o0 n- w. X' C( {8 N( r 一是篇段合一式。也就是说一件公文就一段话。多见于比较简单的公文。如请示、通告、命令、批复和一些通知。这类公文比较容易掌握。1 T3 _' x& j% N$ o4 H
二是分段式。一篇分几个段落,每一段表达一种或一层意思。多见于总结类的报告、奖惩类的通报以及计划、规划类的通知等。2 I7 R& m$ e/ r8 D1 q& E2 V
三是分项式。多见于内容广泛,篇幅较长的公文。如决定、规划、意见等。
, p9 h! ^5 j8 [- i3 Q" T4 s3 s; S4 R6 R- ^ 如何安排结构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 }4 h: ^ @, t! n5 }6 e. N7 _ 1、联系性和层次性。公文各部分和段落之间,应按内容是否有联系或者是否属于同一层次来临行安排。一般都是先把目的、意义讲清楚,而后把什么事、怎么做、有哪些要求分层写清楚。9 |3 H7 t, l0 J2 Z4 k+ d" z
2、专一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公文的每一段落、每一部分内部的内容应该是专一的、完整的。不能正说这一种工作时,有扯到另外一件工作。说宣传就是宣传,要经费就是要经费,不能混写。
% u" D9 E$ x- L4 M7 W* j' d8 \* \ 3、条理性和固定性。公文不需条理清楚,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各部门的业务都有很多中,体现在公文中,都有内部习惯排列。如残联的文件,都是按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扶贫、组织建设的顺序写的。再如最近的发展观教育的文件,是按目的、意义、方法步骤、要求的顺序写的,颠倒了就乱了
6 N, A0 t. X" S0 \, U! V& o) C。
3 I( C/ @6 K0 e4 l4 x. e. q) Y0 R 二、公文写作布局要点
- O% ^9 u5 |: e; v8 T- z
6 W. c2 z2 N# w/ r 了解了公文的结构,在谋篇布局时,就可以从其结构的三部分考虑,再加上一个主题,所以布局的要点有四个。
* Q- C* r9 E! A. R0 E' f$ Z 1、确定主题, V' ~# B4 y* c; C' a
每件公文都有一个主题,这是这件公文的灵魂,公文要表现什么思想,说明什么问题,集中体现在主题上。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有力,关系的这件公文的成败。写公文只有确定了主题,才能考虑结构安排、内容取舍和语言的运用。因此,选准、选好主题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E! h5 A, w9 k D8 g" T
那么,如何确定主题,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结合学习有关公文的著述和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5 [ r9 F1 b' g 一是根据形势的要求。文件的主题必须符合当前形势。这个形势就是当前党和政府所提倡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政策。如2008年以前几年,“新北京、新奥运”就是北京大政方针文件的主题。现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主题。
- @+ U9 p1 B" n9 {$ Q 二是根据工作需要。单位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新情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确定文件主题的主要依据。有些文件是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写的,有些文件是领导授意写的,那么,上级精神和领导的意图就是文件的主题。脱离了这些,写作必然失败。1 t: f. H: F G- M% @
三是根据占有的材料。观点的形成,必须以材料为基础;主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没有丰富而充分的实际材料就无从谈起。要提炼出好的主题,必须熟悉所掌握的材料,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统帅这些材料的思想观点。比如考察报告,有的人只写到了什么地方、看了写什么,却总结不出人家的新经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就是不了解自己和别人,对比不出好坏优劣,所以也抓不住主题。+ L7 G: p7 m2 y
有了上面三条,在选主题时,还要注意两点,首先是主题要有思想高度。有高度主题才能深刻,才能吸引领导注意,使人受到启发。换言之才会得到领导重视。有些材料,往往带有一事多意的特点,提炼主题时,就要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一意,不免数意并列。其次是主题要集中,一份文件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多中心,比如报告一般是一事一报,请示是一事一请示。
6 A* w' r- C8 F; S1 f+ \' y- J
2、确定标题
$ _$ I& {2 |7 j- N" m; a: D B/ E) B' D1 q" i5 M
标题是文件的眼睛。好的标题既能传神,显示主题,又能起到导向作用,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机关工作中,领导那里各种文件、资料常常堆满案头,往往一个标题就能决定文件的命运。如果标题新颖、有震撼力,领导就可能立即处理,“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标题含义不清,领导就可能不注意,尤其是请示、报告一类公文,更需要有好的标题。
! Y% V" N9 N R2 f) M; c4 A. {$ w, T
怎样才能拟好标题呢?
8 X I8 `$ g1 }& {; x: k
* }, U2 S# k0 }- R1 k 一是根据文件性质确定。文件的性质是决定文件标题的主要因素。比如,该请示的问题不能用报告,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但我也见过这样的标题:《请领导尽快解决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立即改变社队企业税收太重的请示》等,你看,这就把请示写成了指示、命令了。0 M# l) {6 K) J& N1 T* W4 K, t
二是根据文件格式确定标题。大多数文件,其格式就决定了标题的相对格式化,要求标题必须完整地体现文件规定的内容。如,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令、通报、通知等,其标题组成是严格的。必须是《关于××的请示(批复、决定、报告、命令、通报)》的样式。这些可以称为格式式标题。无格式式标题,主要指简报、调查报告、会议报告一类,撰写者有自由发挥的天地,但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确定标题,要注意写实,要简明扼要,精炼贴切。
* K. R& }% G5 i6 R) G) f$ e8 S, Z) Q+ p' F4 ~: n
3、确定开头
& G9 O$ \: X9 w6 G9 m
" d) s7 T( j+ ~0 J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