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O {$ b5 c- b( l4 s \" Z. F 所以,我觉得,对待一个相同的事物,用不同层次的眼光去看待,就能把它看成不同级别的事物(找不到更好的表达了)。打个比方,一泓清水,普通人看不过是一片水而已;诗人去看,像一面银镜映射着蔚蓝的天空;哲学家看,这泓清水不是清水,而是一个合理的存在;商人看,围绕这泓水可以弄一个游泳池,或者养些鱼供人参观,搞些经营。这就是不同。同样一节公开课,青年教师注重看讲课教师的表现,课堂的氛围;中青年教师看各个环节的处理和学生的参与程度;专家型教师就要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学后的效果等等。9 \. M8 ~5 H3 D: k
6 r* P! Y. f/ [8 n: X" l2 X
而这个不同层次的眼光又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我觉得是理论水平。理论水平又分为很多种,一种是外行人,不懂教育;另一种是初涉者,一知半解;还有一种,对教育深蕴其道,透彻明了。从写材料的角度来说,同样的文化水平,同样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去写教育方面的总结材料。谁写的好,谁有写的不好?看什么?我觉得要看两点,第一点是下功夫的深浅;另一点是对教育形势、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了解程度。前一点不用累述,后一点则至关重要。我觉得,我的缺陷主要在后一点。直到明白了这一点,我才豁然开朗。所以,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命名为“豁然省悟”,对现状的领悟,对未来学习方向的领悟。! J, [' H0 X" M# j
4 o3 |$ b' H. t% m' t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李老师的文字水平如此之高,却在写材料方面,比不上文字水平不如他但专业水平又很高的刘老师了。这就是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就算是拿一个作家到我们小学来写材料,也不见得比我写得好,因为他不如我了解教育,更不如我深知学校的实情。所以,专业性的材料要从专业方面下手提高水平,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之处。 * `8 o; N) e) K5 K; ^3 h/ W 5 T/ n( k( l% ~' J; g. l 对于现在的我,多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多学习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法、方式,多触摸、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多掌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及课程设置的内容,多明白学生的培养内容、形式和方向,多去了解家校沟通方面的知识(家庭教育、家长学校也包含在内),这对我写材料益处多多。 # G1 ~% \- B& `5 Y/ l: F1 `3 r# ~- q5 I( X" v# S4 \- e/ `/ u# _$ W
另一个方面,写材料,要学会变换句式,用正常句子、还是颠倒的句子,用一句话表达还是用两句话表达,用形容词还是不用形容词,都会影响阅读效果的。例如,列举成绩的时候,成绩非常好要会用“一举多得”“脱颖而出”“勇夺桂冠”等词句,成绩比较好,可以用“取得……好成绩”“获得……奖”来表述。后面还可以加上“为……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类似的句子。/ s l5 N' _. R% s
9 [% e$ I; K5 r9 V$ Z$ y
还有个学习到的句子,表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的用“展现了学生……思想境界和时代风采”。 0 c6 [ l% l g4 d; F$ n" 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