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的写与编来源:《应用写作》 作者:赵刚健 发布时间:2009-09-25 ! Q- I" M, W$ ~5 `
“内参”是“内部参考资料”的简称。“内参”是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耳目”,起下情上达的作用。它及时地反映各地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让上级领导了解下情,以便更好的决定政策,指导工作,运筹全局。在秘书的日常工作中,有时不仅涉及到内参的“写”,而且还涉及到内参的“编”;笔者试图就这两方面作一些探讨。
$ R. e" M, r: o* S
% I0 v A5 V$ w6 {9 h5 B5 W* L$ `& O 一、内参的写
7 t' ]: B* d2 l3 l+ K% w8 T" a# {6 u4 H9 w$ g( c- M; i2 A
内参稿件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体现于内容的全局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写法的规范性。
& n& w( i; v/ T( X9 D 内容的全局性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内容应广泛,应力求通过内参的稿件向上级反映出全局的状况;既可以反映各地在现实中出现的新经验、新问题、新情况,比如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房改、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或暴露出来的不良倾向、错误苗头等等。又可以反映社会上各阶层、各类人员的思想动向,比如在对当前下岗职工的安排、个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购销体制等方面,群众有哪些反映,有几种基本态度,有哪些模糊认识等等。还可以揭示各种消极fubai现象,反映群众的呼声,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消极fubai现象;领导干部玩忽职守造成的重大工程隐患;群众对某项工作、某项规定的缺点和不完善之处提出的建议等等。内容的全局性第二层面的内涵是要体现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到现象而忽视了本质和主流的东西,因此就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就一个事实一种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放眼全局地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进而进行取舍与写作,尽量反映出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情况。3 q- O+ O, i9 P I7 g
内容的真实性指的是要如实地反映情况。内参稿件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机关的决策,所以写作稿件应拧干水分,写出“干货”,做到货真价实。
8 u! {# U Y& e0 o" M 内容的时效性指的是一个问题、一种倾向都要反映及时,由此可以使事态在萌芽状态下得到解决和纠正。而如果不注意时效性,反映迟了,等问题和倾向扩大和泛滥起来,解决时也就困难了。
0 A5 k" Q9 j: _ 写作的规范性包括写作格式的规范和内容表达的规范,然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这两者则是综合体现的。
: C3 }7 W; }0 w 1、标题。内参的标题一般是单行的标题,它是对文章主旨或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必须醒目、显豁和集中地反映出文章的实质性内容,而不能含含糊糊、更不可云天雾地。例如《一些森林自然保护区仍在砍树》、《企业“家族化”现象悄然出现》就显得实在、简洁和凝炼,使人一目了然。4 j4 K `) `- T; h- d
2、导语。导语是用最简明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结果等,给人以总的印象。例如《企业“家族化”现象悄然出现》一文的导语:
) a: A' u$ ]( z" z+ B9 w“近年来,我老秘网区一些县市的国有、集体企业悄然出现了企业‘家族化’现象。该现象严重地损害工人的利益,群众反映强烈。”
" O2 n4 v) w7 B7 d x$ J2 X 3、正文。正文是把导语的内容具体化,正文要一事一文,主题集中,忌写套话、空话。在叙述方法上,不写不必要的过程,不过细地描写和发议论,而应该用事实来说话,所写事实必须经过严肃认真核实,达到准确无误,所涉及的单位、个人、事件必须具体,以利于领导批示给有关单位,迅速处理。
& @- E" Y9 M$ H 4、结尾。可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或指明事件发展的趋向,或提出建议。- c" M1 M( r! K# D1 X; f
“内参”一般不具名,必要时可以在结尾的右下方写明“××××供稿”。: V9 e+ R" v2 G# J1 S8 Y
二、内参的编
P2 Y6 B3 w3 s3 w 内参的稿件有时是“成品”,即外单位所提供的稿件,这时秘书从事的工作则仅限于“编”。然而“编”并非机械的“移植”和简单的叠加,“编”同样是一种体现秘书工作水平的创造性劳动。笔者认为在“选”与“改”两方面尤其能体现内参编辑的功力与水平。
e$ R5 {1 w; c- B5 | “选”的关键是“示趋”和“辨伪”。示趋就是要求编者能正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选稿时方向准确。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各种新思潮、新观点层出不穷,这也必然反映到外单位所提供的稿件当中。哪些观点真正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哪些观点符合党中央指示的精神?编者只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高人一筹,才能认清主流与方向,正确地处理稿件。 J4 @- K- \, s1 k% r: V4 i
辨伪是要求编者有一双从细微处辨真伪的“火眼金睛”。现在社会上流行这“热”那“热”,有些不该“热”的也“热”了起来,在这种盲目跟风的影响下,一些虚假稿件或事实也极易由此而钻进来,所以编者不仅要有在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而且应有在细微处辨别真伪的能力,做到正确地处理“成品”。2 y! X/ V3 h( Y" [! t
“改”同样是提高编辑质量的关键。因为内参版面容量有限,所以对“成品”的删改、压缩是编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将原稿的精华提炼出来,又要能体现原文的风格,这是一个人编辑能力的重要考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较高的写作水平外,还要有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7 }' J" s: x& w1 U {
此外,编排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不同的稿件经过编者的精心编排,有时会使稿件的意义得到升华。例如就职工下岗这一主题,若围绕它将各地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成功经验,经济学家对下岗职工现象的建议,和某地政府有关政策集中起来编排,那么,无疑能更好地起到“参谋”作用。
. r6 A) m( Q( K1 I) g" t. { 综上所述可见,要办好一个高质量的内参决非易事,而如何“写”与“编”也大有学问,从事此项工作的秘书同志不可小看。(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高等专科学样中文系)" K( ], I# g- [4 V/ P1 ]3 |
" a# |. \$ l$ ]3 n5 p& a7 Y% s' F1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