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 w6 s8 h) M. `第一,精心制作小标题。各标题之间既要互相呼应,又要朴实自然,不要生拼硬凑,牵强附会。在这方面,尤应注意排比句的合理使用。排比句的好处是,句式整齐,易于记诵,但如果用得太多太滥,或者明明“排比”不成也非要凑成“排比”,那就没多大意思了。如这样一组排比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振作精神,坚定信心;进一步突出重点,强攻难点;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看上去整齐倒是很整齐,条理也清楚,但说来说去都是“进一步”,而且意思平淡,还不如不排比的好。还有这样一组:“农业稳市,工业强市,三产旺市,民营兴市,改革活市,开放富市。”这里边几个动词,有的很自然,有的则不自然,“稳”、“旺”、“活”三个字就显得有点牵强,且意思表达上也欠准确,如“改革活市”,难道改革就不能“强市”、“兴市”吗?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比较起来还更带根本性呢!又如“工业强市”,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工业提供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难道就不能“兴市”、“富市”吗?所以对于排比句,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千万不要勉强,否则就是作茧自缚,别扭得很,拘谨得很,把句子的生动性都扼杀掉了。, S5 q( M' @1 l- R$ h% `6 e+ q* B
' V1 j4 n& b) p- p% S要注意各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严密、和谐,而不能相互矛盾或相互混淆。比如一篇讲话稿讲了3个问题,小标题是这样列的:“一、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抓发展;二、坚定信心,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三、求实务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前两个小标题一个讲“精神”,一个讲“信心”,意思差不多,容易相混淆,应将第二个小标题前4个字换一种说法,如换成“突出重点”,这样就区别开来了。又如在“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的小标题下,列这样一组细标题:“1.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2.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3.深化农村改革。”作者把3个小点并列一起,但第1点与第2、3点显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全面与局部的关系,第1点已经覆盖了第2、3点,怎能并列呢?只有把第一点缩小成某一局部的改革,才能与后边两点并列起来。8 F. R4 H+ I* F1 B
* d' n6 I1 l4 G+ W; ~; ^' }! I
第二,在制作小标题和安排段落、层次时,要合理使用序号。使用序号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脉络分明。有的同志认为序号附便怎么用都可以,不必为这样的枝节问题费心劳神,这话不对。序号的使用也要讲究技巧、灵活多变,不能僵硬呆板、千篇一律。比如有的讲话稿在标序号时,从头至尾都是“第一、第二、第三”,或“一是、二是、三是”,或“首先、其次、再次、又次”。有的用序号用得太多,有些地方不该用序号也用序号,以至于满篇都是序号,看起来反而觉得费劲,像开**铺一样。有的用序号显得很别扭,如“第一是要提高认识”,要么不用“是”字,要么不用“第”字;又如“(1)是要突出重点”,后边的“是”字就可以不要。/ X% B: T3 o.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