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文“眼睛”的公文标题,对公文质量的影响更加直接,下面根据我多年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积累及公文写作实践就行政公文标题撰拟中经常出现的病误举出实例进行评改。公文标题中经常出现病误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 e# c5 u5 T0 ]7 N- g
6 ^! I; @4 Q& U9 H1 o; S, E 一、 文种使用不当
0 ~4 ^% I @: s3 H. z0 \6 M 行政公文标题中的文种使用不当不利于公文性质的体现、行文方向的反映、行文目的与要求的表达以及文种特点的揭示,不利于文书的处理和立卷、归档以及日后的检索和查阅,使公文失去它的规范性、权威性,以致降低公文的行政效率。文种使用不当有如下四种情况:
- v3 l( d' r+ m8 L" { (一)标题中没有文种
7 m3 S7 z' Q3 D 例1 《 关于报送二00五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关于后面的内容“报送二00五年下半年工作计划”是事由,根据这份公文的内容,应该是一份上行公文,文种应该是报告。可以修改为:《 某某某关于报送二00五年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1 Z* |# m* v- k- K z
例2 《 关于精神文明单位十项达标评比标准》 从公文内容看,应该使用下行文中的“通知”行文,《 精神文明单位评比标准》 可以作为“通知”的“附件”处理。标题中同时存在标点符号的错误。可以修改为:《 某某又关于开展评比精神文明单位十项达标活动的通知》 ;若活动已经开展,又可以修改为:《 某某关于印发开展评比精神文明单位十项达标活动评比标准的通知》
3 H9 ~8 i9 @6 E/ C A+ W (二)标题中生造文种3 D4 J2 L0 g% M: Y/ S, P" q9 }$ D
例l 《 为王某某同志联系调动事宜》 这是一种常见的公文标题错误,有些机关一直延续使用。可以修改为:《 关于王某某同志工作调动事宜的函》 或《 关于商调王只只同志工作的函》 * y$ v! |' p0 J- z# Y; S5 d
例2 《 关于张某等同志**问题的答复》 从标题的内容不能看出被答复的对象,如果是答复张某等同志,没有必要发红头文件;如果是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可以修改为:《 关于张某某等同志**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 ;如果是让下级单位知晓,可以修改为:《 某某关于张某等同志**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 。
( z/ Z3 l$ s/ t' Z( B (三)标题中错用文种
) M* z. d# k3 `' T1 k+ T 例1 《 某某省交通基建管理局关于申请审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技术研究可行性报告的函》 这份公文是写给上级机关的,应该使用请示,而不应该使用函,因为函是平行文。可以修改为:《 某某省交通基建管理局关于要求审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 8 m* [* d- ~7 S l/ V
例2 《 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报告》 5 f2 D8 T% ]- C. S
这是一份转发性的通知,被转发的是一份“报告”,应该在报告后面加上“通知”这一文种名称,也可以去掉“报告”,将“的”移至意见前,让意见直接充当被转发文件的文种。可以修改为:《 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或《 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的意见的通知》 " \* L+ K4 y( `$ `
(四)标题中混用文种/ y. z/ l: R- L. g$ Z% `: m
例1 《 关于只只只呈报石油化工厂土建增设附属工程的请示报》 + K8 U% g; h; u7 f6 ~+ ^$ `( Q% V
请示和报告两个文种不能混用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仍发生混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刘两个文种的使用界限辨别不清,干脆笼统池吏用“请示报告”行文。这样使上级机关不便于处理,有时甚至贻误工作。可以修改为:《关于石油化工厂增加土建附属工程项目的请示》 0 Y2 h) f, m; Y0 M( \+ c2 [9 }5 \
例2 《 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某某公路桥施工期间严重影响我老秘网市公路运输情况的报告函》
5 d; \" `; {# J/ E2 p+ t 这份公文标题的主要问题出在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某某市人民政府向某某市交通局报告沐讼路桥施工期间严重影响该市公路运输情况,因为,只某市人民政府与某市交通局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正确的应该使用“函”这一文种行文。可以修改为:《 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某路桥施工期间严重影响我老秘网县公路运输情况的函》
2 {4 z- X( ~ ?+ T* y- a9 G" ]/ S- e, q" R" l( |
二、事由表述不清% z( Q1 c1 X9 o# C. h( Z
' B/ J: u1 g& M R1 F 公文的标题应该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全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思想,在事由部分直接、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旨在公文标题的拟写上是难度最大的,过简过繁都可能导致表述不清,甚至产生歧义,给工作带来麻烦。事由表述不清有以下情况:
' d G( F: J' O, p" Q! @+ A" I% x (一)事由繁杂冗赘
$ e9 g+ k( i9 Z- M( a" @ 例1 《 某大学关于认真贯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不准干扰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通报精神做好我校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几点意见》这个标题长达57 个字,从事由概括准确、清楚的角度,可以修 改为:
" {6 V! V" R) {4 }$ z" ]3 _; w* t 《 某大学关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某某号通报精神搞好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意见》 或《 某某大学关于认真做好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意见》。 ' z" T+ r3 x+ ^
例2 《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某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 S" v) t6 G. V [2 i) j6 Y4 z) b 这份通知三层转发,用词重叠,读起来费劲,那么,如何克服转发(批转)性通知的标题重叠、冗长的毛病呢?一是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成分,如“关于转发”、“的通知”重复的部分;二是不拘泥于原件标题,可以根据文件内容重新提炼新标题;三是省略中间环节。可以修改为:《 某某县人民政府转发关于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通知》 - ]0 W3 E" a8 q, x/ ~
(二)事由简而不明1 I" T% S) x2 o
例1 《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粮食问题的请示》 这个标题没有说清请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粮食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是价格、收购、供应,还是调运、储备呢?从标题上不能知道真正意图,其关键问题是中心词“问题”没有限制,比较含混,造成事由笼统,词不达意。可以修改为:《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粮食收购和储备有关问题的请示》。9 b/ y8 t% E/ C( y3 k5 Z
例2 《 中共某某市委通知》
7 X2 X3 p( x# E1 U5 J" V5 @ 标题中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缺少事由,这种写法一般只适用于命令(令)、公告、通告等少数几个文种,“通知”的标题不能省略事由。可以修改为《 中共只只市委关于某某的通知》。
+ ?& R+ e% r3 I/ j7 s( ] 例3 《 某某厅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 ] 53 号文的通知》 从标题看不出公文的任何内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财政厅[2 004 ] 53 号文”到底讲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对阅读者来讲一点也不方便,只是方便了作者。可以修改为:《 某某转发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某某的的通知》 。
! z( C& y2 u: X- d(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