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办理# t% O# l) O3 v
3 a, V$ E+ v1 i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0 z, R1 f- k2 o5 N f9 `
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 n+ K$ H* L' f. [. @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 a" d2 [: M2 ^) q5 B: b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3 g u8 _0 d7 B" g! c- c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2 q$ j1 i, _9 }' M" O- m2 g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不得滥用和虚标。
3 i2 g- N& t( Y7 M# R/ X$ O- g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8 S: H" d! v3 V# C. f
公文中出现音译的人名、地名,应当使用准确、规范的汉文代字。 + I5 G. Y9 u# s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 w' @" F* m' a' e0 y4 s' u 少数民族文字公文可按其习惯书写。
1 b. c' W/ _# U (七)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v) D; n3 V! B0 f1 V1 D9 m (八)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5 S8 B6 X% W1 A; d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 b: i% j3 @# `( n ^4 l! h 少数民族文字公文从其习惯。
9 ?) w* j" W# b 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 d$ M+ }" s, B+ J
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等。
6 h3 c, u# T% [* o$ [- G0 C 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
( |6 k% Q" A& ~6 h6 t4 } 签批公文,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日期,其他签批人圈阅视为同意。非特殊情况,机关负责人一般不接收和签发未经本机关办公厅(室)审核的文稿。
; q6 c" S6 n8 a0 \( e$ K3 R 公文在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其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 ; A5 H4 ~$ Y# u* T7 S' k! g7 H
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
( }! o+ j* T/ e$ H$ k
9 i2 j; F. n; H" R( P8 C收文办理 G6 @" f) Y8 x
0 x! Y* M, \( }. S# l6 U
收文办理指对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0 t6 T6 V# k, A0 Q7 V: _# p2 J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1 K$ V: j" v# G1 [% M: e. E 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违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上报公文,经有关领导批准后,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 x, Q2 L) h- \# O: A3 f 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 7 q7 `/ ?$ s9 ~+ V, M1 q, ]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5 o' B4 A) Q; o `8 Q ^$ S 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 E* ~0 @7 ~- ?$ g* { 9 F9 d# f& u2 |7 \7 ~ E
公文归档
; W+ n; w! }& v, E: \ & j) I( l2 H( g2 b# 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形成、办理完毕并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公文、材料、领导批示等,应及时整理(立卷)、归档。 + M# r, B: c9 x3 w$ Y& e, i) h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5 M0 m {8 u, _0 U) K9 }4 f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 u$ J9 P3 I5 M4 G+ f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 ?( o5 H2 b! ~7 C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7 F7 Y5 v; b( i1 A5 c% p i
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彩色笔,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汉文文稿左侧装订线外,不得签批和修改。 9 M O5 `, w0 }3 G+ \
1 M, |% N! i( W2 p6 L. O
公文管理
I8 p) p/ f9 p z
. H' ^) U1 t( L9 C6 z3 f2 w; e: `+ r 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 F7 E) w9 |% S
文秘部门应当认真贯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有关制度。加强对公文的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办文规则和程序;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可以不予办理,退回呈报单位,并定期进行通报。
4 y b$ S8 J, ?! Y7 b. z; [5 c7 T 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6 ]7 U1 I8 ~8 i5 `+ N4 _! J
公开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必须经发文机关批准。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 F& r: \, A0 _ v# f; Z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 |3 L1 I# P& b% F8 y1 d# l w. J+ M 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 K/ t$ G4 P W2 o" e& s" f( W% y; O
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公文。
7 H+ y) Z9 V: }) o! e8 u. x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
9 F: o3 E' D" ~' y6 A# Q 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 P7 _* [4 x. J$ I 其他机关工作人员需要查阅本机关公文案卷,必须持有介绍信。查阅密级公文案卷、重要公文底稿,并摘抄部分内容的,需经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批准。成卷公文不得外借。 |